感冒发烧时通常需要多喝水,有助于补充体液流失、促进代谢和缓解症状。
感冒发烧时人体体温升高,出汗量增加,呼吸频率加快,这些都会导致水分流失加速。适当增加饮水量可以预防脱水,维持正常血液循环和器官功能。水分摄入充足时,尿液排出量增加,有助于带走体内代谢废物和部分致热原。温水或淡盐水能缓解咽喉干燥疼痛,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家长需特别注意观察其饮水情况,避免因发热导致脱水加重病情。
部分特殊情况下需控制饮水量。心功能不全患者过量饮水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肾病患者排尿功能障碍时也需遵医嘱调整饮水量。使用某些利尿药物期间,医生可能根据尿量调整补液方案。若出现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昏迷患者须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不可强行喂水。
建议选择温开水、淡蜂蜜水、柠檬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作为主要饮品,避免含糖饮料和酒精。每1-2小时补充100-200毫升液体,保持尿液呈淡黄色为宜。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穿着透气衣物帮助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