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多喝水确实有助于缓解症状。感冒期间适量增加水分摄入可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促进代谢废物排出、维持咽喉黏膜屏障功能,但需避免过量饮水导致电解质紊乱。
感冒病毒侵袭上呼吸道时,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会刺激腺体分泌增多,充足的水分摄入能降低黏液黏稠度,使痰液更易咳出。同时发热状态下体表蒸发量增加,及时补充水分可预防脱水状态加重。温水还能暂时缓解咽喉干痒疼痛,对病毒性感冒常见的咽部症状有舒缓作用。临床观察发现保持每日2000-2500毫升液体摄入的感冒患者,鼻塞头痛等症状减轻速度相对较快。
但短时间内饮用超过3000毫升水分可能引发低钠血症,出现头晕恶心等水中毒症状。心肾功能不全者更需严格控制饮水量,这类人群每日液体摄入应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部分胃肠型感冒患者饮水过量可能加重呕吐症状,此时可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哺乳期女性感冒时既要保证乳汁分泌所需水分,又要注意避免饮水过多影响电解质平衡。
建议选择温水、淡蜂蜜水或电解质饮料补充水分,避免含糖量高的果汁刺激咽喉。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尿量明显减少或意识模糊等严重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感冒期间除保持合理饮水量外,还应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维生素C,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呼吸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