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母婴传播可能由胎盘感染、分娩过程接触、母乳喂养、母婴血液交换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剖宫产、人工喂养、新生儿预防用药等方式阻断。
艾滋病病毒可能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孕晚期病毒载量高时风险增加。建议孕妇在孕早期开始规范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洛匹那韦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
自然分娩时胎儿接触母亲血液和分泌物可能导致感染。建议病毒载量高的孕妇选择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使用奈韦拉平进行暴露后预防。
母乳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哺乳可能造成产后传播。建议艾滋病感染母亲采用人工喂养,可选用配方奶粉替代母乳,避免通过乳汁传播病毒。
分娩过程中母婴血液直接接触可能传播病毒。除规范抗病毒治疗外,新生儿需在出生后6小时内开始服用齐多夫定进行预防性治疗,持续用药4-6周。
艾滋病孕妇应定期监测病毒载量,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新生儿出生后需接受专业随访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