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预防口足手病?
病情描述:
最近口足手病传播得很厉害,我女儿也刚上幼儿园,很担心,那么怎么预防口足手病呢?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陆海英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预防手足口病可通过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等方式实现。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

    1、接种疫苗

    EV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完成两剂次接种,接种间隔1个月。

    2、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洗手,教育儿童不揉眼鼻口,定期消毒玩具和常接触物品表面。

    3、避免接触

    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

    4、增强免疫

    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母乳喂养可帮助婴幼儿建立免疫保护。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每日检查儿童手足口腔,发现疱疹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患儿用品需单独清洗消毒。

相关文章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是什么症状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罕见病毒,能够引起人类和灵长动物产生出血热,可引起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出血等症状。 埃博拉病毒是于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的埃博拉河沿岸被发现,属于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毒,其死亡率最高可达90%以上,平均死亡率为50%。其致死原因主要是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埃博拉病毒感染后,可出现发热、肌肉和关节疼痛、头痛等症状;发病2-3天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症状。腹泻持续数天,病程4-5天进入出血期,症状包括呕血、咯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等。
现在埃博拉病毒还存在吗
现在埃博拉病毒还存在,目前已被暂时控制,没有在人类中大规模流行,但仍存在于一些动物体内,与人类共同生存。在现有已知的病毒中,只有天花病毒被人类消灭,埃博拉病毒目前依旧存在,并且暂时并未发现任何特效药可以对抗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通过接触传播吗
埃博拉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性接触传播。 埃博拉病毒属于RNA病毒,为人兽共患病原体,人体和非人灵长类动物都可作为传染源。可通过接触传播,比如接触患者和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包括呕吐物、排泄物、汗液、泪液、唾液等液体,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甚至,患者的精液中,也可检测出埃博拉病毒,存在性接触传播的可能。
埃博拉病毒属于甲类传染病吗
埃博拉病毒不属于我国甲类传染病,但病毒传播性和危害性较高,可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 我国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需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但埃博拉尚未划分为甲类传染病,埃博拉病毒爆发属于过急公共卫生事件,类似于国内甲类传染病管理病种。 埃博拉病毒为丝状病毒科,病毒稳定性较高,多寄生于非灵长类生物,其生物安全等级要高于艾滋病和SARS,可诱发出血热,病死率在50%-90%左右,目前并未在我国爆发,若处于疫区,需做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体液。
埃博拉病毒能活多久
埃博拉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一般温度越高,存活时间越短,比如60℃存活数小时,100℃存活五分钟左右。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为单股复链RNA病毒,在自然条件下不能生存,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比如在4℃的环境下,埃博拉病毒可能会存活1个月左右。如果在60℃的高温条件下,病毒仅能存活几小时,100℃高温则存活5分钟左右。 同时,埃博拉病毒对较多消毒剂较为敏感,如化学消毒剂、84消毒剂等,都可在短时间内消灭病毒。所以预防埃博拉病毒,可在病毒流行区,定期给予环境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