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感染常见的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单纯疱疹病毒。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引发食管炎,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化脓性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可通过口腔或血行播散感染食管。食管黏膜受损时易定植,表现为吞咽疼痛、胸骨后烧灼感。内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糜烂,确诊需细菌培养。治疗需选用耐酶青霉素类如苯唑西林胶囊,或头孢类如头孢呋辛酯片,严重时联合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
化脓性链球菌多继发于咽部感染下行至食管,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吞咽困难,可能伴颈部淋巴结肿大。食管钡餐可见黏膜不规则缺损,青霉素V钾片为首选药物,过敏者可改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或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大肠埃希菌感染多见于胃酸缺乏或食管反流患者,细菌逆行定植食管。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吞咽梗阻伴恶心呕吐,内镜可见黄白色伪膜。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注射液或左氧氟沙星片,严重者需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厌氧菌。
白色念珠菌属于真菌感染,好发于长期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者。特征性表现为胸骨后黏着性疼痛,内镜下可见乳白色斑块。确诊需黏膜活检发现菌丝,首选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顽固病例可改用伊曲康唑胶囊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
单纯疱疹病毒1型通过神经节复发感染食管,常见于艾滋病患者。典型为多发性浅溃疡伴剧烈疼痛,PCR检测可确诊。治疗选用阿昔洛韦片或更昔洛韦注射液,严重黏膜坏死需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促进修复。
食管感染患者应保持口腔卫生,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黏膜刺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抬高床头,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者应定期口腔检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持续吞咽困难或体重下降时,应及时进行胃镜和病原学检查,避免延误抗感染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