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可通过HIV抗体检测、HIV抗原检测、核酸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临床症状观察等方式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由HIV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
HIV抗体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的常用方法,感染HIV病毒后2-6周可检测到抗体。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快速检测等。若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进一步做确证试验。HIV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存在窗口期,窗口期内可能检测不到抗体。
HIV抗原检测可检测病毒蛋白p24抗原,感染后约2-3周可检测到。抗原检测窗口期较抗体检测短,但灵敏度较低。抗原检测常与抗体检测联合使用,提高检测准确性。抗原阳性提示早期感染,需结合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核酸检测可直接检测HIV病毒RNA,感染后1-2周即可检出。核酸检测窗口期最短,灵敏度高,适用于早期诊断和高危暴露后的检测。核酸检测费用较高,通常用于确认感染或监测治疗效果。核酸检测阳性可确诊HIV感染。
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评估免疫系统受损程度,正常值为500-1600个/μL。HIV感染后CD4细胞数量逐渐下降,低于200个/μL可能发展为艾滋病。CD4计数不能单独用于诊断,需结合其他检测结果。定期监测CD4计数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
艾滋病早期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但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艾滋病期可能出现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出现高危行为后应及早就医检查。
怀疑感染艾滋病应及早就医检测,避免高危行为是预防关键。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确诊感染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避免歧视艾滋病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传播途径。高危人群可考虑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