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检查特点主要有免疫学检测、病原学检查、影像学评估、临床症状观察。血吸虫病诊断需结合多种方法以提高准确性。
通过检测血清中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常用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具有较高灵敏度但无法区分现症与既往感染。
粪便镜检找虫卵是确诊依据,需连续检查3次以提高检出率,直肠黏膜活检可发现组织内虫卵,适用于慢性期患者。
超声检查可显示门静脉系统纤维化、脾肿大等特征性改变,CT能评估肝脏干线型纤维化程度,对晚期病例有重要诊断价值。
急性期表现为发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慢性期出现腹泻、肝脾肿大,晚期可见门脉高压体征,需结合疫区接触史综合判断。
疫区居民应定期筛查,接触疫水后出现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前避免服用抗寄生虫药物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