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感染概率高于普通人群,主要与免疫功能变化、心肺负荷增加、接触风险升高、妊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妊娠期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孕激素水平升高会降低细胞免疫应答能力,导致对流感病毒的防御能力下降。建议孕妇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可遵医嘱接种灭活流感疫苗。
妊娠中晚期膈肌上抬导致肺活量减少,血容量增加使心脏负荷加重,呼吸系统更易受病毒侵袭。出现气促、低氧等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胎心,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产检等医疗暴露机会增多,家庭中儿童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家长需做好家庭成员健康管理,孕妇接触可疑感染者后应尽早预防性使用扎那米韦。
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或高血压时感染易发展为重症,可能诱发急性呼吸窘迫或胎儿窘迫。除帕拉米韦抗病毒治疗外,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密切监测母婴指标。
孕妇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有助于免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