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炎症主要由毛囊皮脂腺单位过度角化、皮脂分泌增多、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及免疫反应共同作用导致。痤疮的炎症反应可通过抑制细菌增殖、调节皮脂分泌、减轻毛囊堵塞等方式缓解。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会导致毛囊口堵塞,形成微粉刺。这一过程与角质细胞分化信号通路异常有关,局部使用维A酸乳膏可调节角质化过程,阿达帕林凝胶能改善毛囊角化,过氧苯甲酰凝胶也有助于溶解角质栓。
雄激素刺激下皮脂腺增生肥大,分泌大量皮脂为痤疮丙酸杆菌提供生长环境。口服螺内酯片可抗雄激素减少皮脂分泌,异维A酸软胶囊能抑制皮脂腺活性,丹参酮胶囊具有调节脂质代谢作用。
痤疮丙酸杆菌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和炎症介质,激活Toll样受体引发炎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可抑制细菌蛋白合成,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能阻断细菌增殖,夫西地酸乳膏对革兰阳性菌有杀菌作用。
细菌产物激活免疫细胞释放IL-1β、TNF-α等促炎因子,导致红肿热痛。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可减轻炎症反应,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能中和内毒素,积雪苷霜软膏具有抗炎修复作用。
不当挤压或护理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炎症扩散。红霉素软膏可预防继发感染,莫匹罗星软膏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修复。
痤疮患者需保持每日两次温和洁面,避免使用油性护肤品,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炎症期可使用含锌、烟酰胺成分护肤品辅助控油,紫外线较强时需做好物理防晒。若出现囊肿结节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挤捏皮损,防止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规律作息与减压对调节内分泌平衡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