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多发生于面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
面部是痤疮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尤其是额头、鼻部、下巴组成的T区。这些区域皮脂腺分布密集,在青春期或激素波动时容易过度分泌油脂,导致毛囊堵塞形成粉刺。炎症反应加重后会发展为红色丘疹或脓疱。日常需注意温和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
前胸部位皮脂腺数量较多,衣物摩擦和出汗可能加重毛孔堵塞。该区域痤疮常表现为散在的炎性丘疹,严重时可形成结节。建议选择透气棉质衣物,运动后及时清洁,避免汗液长时间滞留刺激皮肤。
后背痤疮与皮脂腺活跃及汗液积聚相关,常见于肩胛区和脊柱周围。由于该部位清洁不便,容易合并马拉色菌感染形成脓疱型痤疮。淋浴时可使用含硫磺成分的沐浴露,避免搓澡过度刺激皮肤。
头皮毛囊密集且油脂分泌旺盛,可能发生毛囊炎型痤疮,表现为发际线周围红色丘疹。需注意洗发频率适中,避免护发产品直接接触皮肤。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外用药物。
耳廓周围及耳垂后方皮肤较薄,皮脂腺导管易被角质堵塞形成闭合性粉刺。该区域痤疮常因挤压不当引发感染,表现为疼痛性结节。日常应避免用手频繁触摸,清洁时需注意彻底冲洗残留泡沫。
保持规律作息和低糖饮食有助于控制痤疮发生。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洁患处两次,避免使用油性护肤品。若痤疮反复发作或伴有明显炎症,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过氧苯甲酰乳膏或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