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预防干预措施主要有隔离感染者、穿戴防护装备、加强环境消毒、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接种疫苗等。埃博拉病毒是一种高致死率的出血热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体液或污染物品传播。
对确诊或疑似埃博拉病毒患者需立即实施严格隔离,隔离病房应配备负压通风系统,医护人员须采取接触隔离和飞沫隔离措施。患者排泄物、血液等污染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隔离期需持续至患者血液检测病毒阴性。隔离能有效阻断病毒在人际间的传播链,是防控疫情扩散的核心措施。
接触患者或进入污染区时必须穿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水隔离衣、双层手套及鞋套。脱卸防护装备需遵循从污染区到清洁区的顺序,每步操作后均需进行手卫生。2014年西非疫情中,规范使用防护装备使医护人员感染率下降明显。
患者居住环境需用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终末消毒,床单元、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每日消毒至少3次。尸体处理需用浸有消毒剂的裹尸袋密封,运输车辆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病毒在干燥环境下可保持活性数小时,在体液中可存活数天,彻底消毒能消除环境传播风险。
禁止捕猎、屠宰或食用果蝠、灵长类动物等潜在宿主,处理生肉时需戴手套并彻底煮熟。疫区市场需停止野生动物交易,实验室检测标本需生物安全三级防护。病毒自然宿主虽未完全明确,但多次疫情暴发与接触感染动物密切相关。
Ervebo疫苗已获WHO预认证,可用于18岁以上人群暴露前预防,接种后10天产生抗体保护。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可采用环形接种策略,疫苗对扎伊尔型埃博拉保护效力可达97.5%。但疫苗供应有限,需优先保障医务人员和高危人群。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手卫生,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参加葬礼时直接触碰遗体;从疫区返回后需自我健康监测21天,出现发热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暴露史。疫区医疗机构需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普通门诊设置发热筛查哨点,疑似病例转运需专车专人并做好消毒。社区防控需开展健康教育,消除恐慌情绪,及时报告可疑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