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是指疾病常因饮食不当或不洁而引发,强调饮食卫生与健康习惯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饮食是人体获取营养的主要途径,但不当的食物选择或处理方式可能带来健康风险。食用变质、受污染或含有病原体的食物可直接导致胃肠炎、食物中毒等急性疾病,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长期高盐、高糖、高脂饮食可能诱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生食或未彻底加热的肉类、海鲜可能携带寄生虫或细菌,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引发感染。此外,过量摄入腌制、烧烤类食物中的亚硝酸盐、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可能增加消化道肿瘤风险。餐具清洁不彻底、手部卫生不良也会通过口腔传播病原微生物。
日常需注意食材新鲜度与储存条件,避免交叉污染,肉类蛋类充分加热,生熟食分开处理。减少加工食品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以补充膳食纤维与维生素。定期消毒厨房用具,餐前便后规范洗手。出现持续胃肠不适或进食可疑食物后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养成均衡饮食与卫生习惯是阻断病从口入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