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腹部出现可复性肿块,可能伴随疼痛、坠胀感等症状。疝气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常见类型包括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
疝气最典型的症状是腹股沟或腹部出现可复性肿块,肿块在站立、咳嗽或用力时明显,平卧时可能缩小或消失。肿块质地柔软,按压时可回纳腹腔。肿块大小不一,初期可能较小,随着病情发展可能逐渐增大。肿块反复突出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粘连,形成难复性疝。
疝气可能伴随局部疼痛或坠胀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在肿块突出时感到钝痛,回纳后疼痛缓解。长期存在的疝气可能导致慢性疼痛,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体力活动后加重。少数情况下,疝内容物受压可能导致剧烈疼痛,提示可能出现嵌顿等并发症。
当疝内容物为肠管时,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常见表现包括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等。肠管反复突出可能导致肠蠕动异常,影响消化功能。部分患者可能感到腹部不适或饭后症状加重。严重时可能出现肠梗阻症状,如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
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可能出现泌尿系统症状。膀胱或输尿管受压可能导致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巨大疝可能影响膀胱排空功能,增加尿路感染风险。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血尿或尿液混浊。长期存在的疝气可能导致泌尿系统功能紊乱。
疝气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嵌顿,表现为肿块突然增大、变硬且不能回纳。嵌顿常伴随剧烈疼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肠管嵌顿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症状。嵌顿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肠坏死,出现发热、心率加快等全身症状。嵌顿疝属于急症,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发现疝气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腹内压突然升高。保持规律排便,避免便秘增加腹压。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减轻腹部负担。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局部摩擦。术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