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会破坏骨质。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异常增殖的浆细胞会激活破骨细胞并抑制成骨细胞,导致溶骨性骨质破坏。
骨髓瘤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骨质溶解。骨髓瘤细胞释放的RANKL蛋白与破骨细胞表面的RANK受体结合,刺激破骨细胞活化并增强其骨吸收功能。同时,骨髓瘤细胞分泌的DKK-1蛋白会抑制成骨细胞分化,阻碍新骨形成。这种骨代谢失衡最终导致骨骼出现多发性溶骨性病变,典型表现为颅骨穿凿样改变、脊柱压缩性骨折或长骨病理性骨折。骨质破坏部位常伴有剧烈骨痛,活动时加重,夜间尤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钙血症,表现为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
骨髓瘤引起的骨质破坏需综合治疗。除针对原发病的化疗外,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注射液、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轻骨破坏。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如塞来昔布胶囊、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日常需注意预防跌倒,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定期监测骨密度及血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