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看什么科怎么检查

关键词: #便秘
关键词: #便秘
便秘可以就诊消化内科或肛肠科,常见检查方式主要有肛门指检、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肠镜检查、腹部超声等。
消化内科是处理胃肠功能紊乱的首选科室。医生会通过问诊了解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初步判断功能性便秘或器质性病变。针对慢性便秘患者可能安排结肠传输试验,通过口服标记物后拍摄腹部平片评估肠道蠕动功能。若存在腹胀、消瘦等报警症状,可能建议肠镜检查排除肿瘤或炎症性肠病。
肛肠科主要排查直肠肛门病变导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常规进行肛门指检评估肛门括约肌张力及直肠内粪便潴留情况,必要时采用排粪造影观察排便时直肠肛门协调性。对于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肥厚等解剖异常,可能需肛门直肠测压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为基础体格检查,可发现直肠肿瘤、痔疮、肛裂等局部病变。医生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用手指探查直肠下段,判断是否存在粪便嵌塞、肿块或压痛。该方法能初步鉴别功能性便秘与直肠出口梗阻,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可能引起轻微不适。
用于评估全结肠蠕动功能,患者吞服含不透X线标记物的胶囊后,分别在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拍摄腹部X光片。正常情况标记物应在72小时内排出80%以上,若标记物滞留于特定肠段提示慢传输型便秘。检查期间需保持日常饮食和排便习惯。
结肠镜能直观观察结直肠黏膜状况,排查肿瘤、息肉、炎症等器质性疾病。检查前需服用清肠剂排空肠道,过程中可能发现结肠黑变病、肠腔狭窄等导致便秘的病因。对于50岁以上或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尤为必要,同时可进行活检或息肉切除。
便秘患者日常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至每日25-30克,优选西蓝花、燕麦等食物,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建立定时排便习惯,如晨起后尝试排便5-10分钟,避免过度用力。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促进肠蠕动,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便血、体重下降需及时复诊。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但须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