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是否严重需结合病情进展判断,部分患者可能长期稳定,部分可能发展为肾衰竭。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
早期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损伤较轻,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蛋白尿或镜下血尿,无明显不适症状,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长期维持肾功能稳定。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控制血压和血糖,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若病情持续进展,可能出现明显水肿、高血压难以控制、大量蛋白尿等症状,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部分特殊病理类型的慢性肾炎进展较快,如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炎等,需积极免疫抑制治疗。
建议慢性肾炎患者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g/kg体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或血压显著升高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