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鼻漏可能引发颅内感染,但概率较低。脑脊液鼻漏通常由外伤、手术损伤、肿瘤压迫或先天性缺陷等原因导致,表现为鼻腔持续流出清亮液体,低头时加重。若未及时处理,细菌可能通过漏口逆行感染颅内。
多数脑脊液鼻漏患者不会直接发展为颅内感染。漏口较小且及时确诊的患者,通过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擤鼻或打喷嚏等措施,漏液可能自行停止。外伤性漏液多在1-2周内闭合,期间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降低感染风险。患者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或高空作业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
少数患者可能因漏口持续开放导致严重并发症。长期未愈的脑脊液鼻漏可能引发细菌性脑膜炎或脑脓肿,表现为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此类情况需紧急处理,通常采用内镜下脑脊液漏修补术或颅底重建手术封闭漏口,术后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先天性颅底缺损或肿瘤继发漏液者需同时处理原发病灶。
脑脊液鼻漏患者应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减少打喷嚏和咳嗽动作,睡眠时抬高头部30度。出现发热、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确诊后需定期复查颅脑CT或核磁共振,评估漏口愈合情况及颅内感染迹象。日常发现鼻腔异常流液时,应及时采集样本送检β-2转铁蛋白检测以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