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颅底感染内镜手术需要注意术前评估、术中操作规范、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鼻颅底感染通常由鼻窦炎、外伤或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内镜手术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并配合抗感染治疗。
术前需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感染范围,评估手术可行性。常见检查包括鼻窦CT或MRI,可清晰显示颅底骨质破坏和感染灶位置。对于合并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后再手术。术前3天开始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扩散,常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或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麻醉方式多选择全身麻醉,术中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手术中需注意保护颅底重要结构如颈内动脉和视神经。使用内镜器械操作时避免过度牵拉,防止脑脊液漏发生。术中冲洗液应选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合吸引器保持术野清晰。对于骨质破坏严重区域,可考虑使用生物材料进行颅底重建。手术时间控制在2-3小时内为宜,过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术后需保持鼻腔引流通畅,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静脉抗生素治疗需持续7-10天,可选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密切观察有无发热、头痛或视力变化等颅内感染征象。术后1周内避免用力擤鼻或打喷嚏,防止颅压骤变。饮食应选择高蛋白流质食物,促进创面愈合。
术后1个月需复查鼻内镜和影像学评估手术效果。日常应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诱发鼻窦炎复发。出现持续鼻塞、脓性分泌物或头痛加剧时需及时复诊。长期随访中需关注嗅觉功能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减少粉尘等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