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肌肉关节痛等症状。急性期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容易被误认为流感或普通病毒感染。
急性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体温通常超过38℃,可能伴随寒战或出汗。发热与病毒血症相关,是免疫系统对HIV感染的早期反应。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且近期有高危行为,建议及时就医检测。
咽部炎症表现为持续性咽喉疼痛或吞咽困难,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这种症状由HIV直接侵犯黏膜淋巴组织引起,与EB病毒等机会性感染无关。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缓解不适。
躯干和面部可能出现红色斑丘疹,不伴明显瘙痒。皮疹与病毒血症导致的血管炎相关,具有自限性。避免抓挠并使用温和护肤品可减轻皮肤刺激。
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可触及直径超过1厘米的肿大,质地较软。这是HIV刺激淋巴组织增殖的表现。肿大淋巴结通常无压痛,但可能持续数周。
全身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常见于四肢大关节,活动时加重。症状与病毒血症引发的炎症反应相关,休息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缓解症状。
HIV急性期症状缺乏特异性,若存在高危暴露史且出现上述表现,建议在窗口期后尽快进行HIV抗体检测。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保持规律作息以增强免疫力。确诊后需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有效阻断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