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是什么?
病情描述:
我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想知道这是什么呢?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张建中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药物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1、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常见诱因,接触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需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2、寄生虫感染

    蛔虫、钩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引发皮肤炎症。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风团样皮疹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驱虫药物,并配合炉甘石洗剂外用止痒。

    3、药物反应

    青霉素、磺胺类等药物可能引起超敏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皮肤组织。临床表现为固定型药疹或多形红斑样皮损。应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并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等抗炎药物,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4、自身免疫性疾病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可能出现紫癜样皮疹、皮下结节等症状。治疗需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配合硫唑嘌呤片调节免疫功能。

    5、血液系统疾病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可能导致皮肤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患者除皮损外可能伴发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需通过骨髓穿刺明确诊断,治疗包括羟基脲片、伊马替尼胶囊等靶向药物。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限制海鲜、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出现新发皮损或原有皮损加重时应及时就诊皮肤科。合并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相关文章
麻疹的治疗
麻疹的一般治疗以隔离休息和护理为主,药物治疗上有高烧情况时退烧治疗,烦躁和剧咳情况时需镇静治疗。最后需要根据麻疹并发的喉炎、心血管功能不全、肺炎、脑炎等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出麻疹的症状
出麻疹的不良症状,在前驱期的时候,会诱发一些诸如打喷嚏,还有流鼻涕的不良症状发生,持续3、4天;其次,出疹期症状会发生从上而下的皮疹,持续3到5天;再者,恢复期症状,体温下降出现脱皮;最后,消化道症状,包括呕吐和腹泻等等。
麻风疫苗过敏怎么办
宝宝接种疫苗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及时接种疫苗可以避免疾病的出现。但在疫苗接种以后,总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出现,例如会有过敏、发烧等症状,若出现过敏症状,轻者可以不进行处理,严重者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可以对患处涂抹药膏避免过敏情况出现。
麻风疫苗红疹怎么办
由麻风疫苗所引起的红疹,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可通过一般疗法以及做好生活护理工作来使其消退。如果状况较为严重,则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西医药物以及中医药物等。比较常见的西医药物有抗过敏药物以及氯雷他定等。中医药物则主要为中药涂抹药膏。
麻风疫苗什么时候打
国家规定宝宝在年满八个月或八个月以上,就可以进行麻风疫苗的接种。在疫苗接种的时候需要确定宝宝的身体是健康的,若有感冒发烧的情况,则尽量不要接种疫苗。同时三个月内接种过其他球蛋白疫苗者,也不适合立刻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