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隐睾下降概率约为80%,多数在出生后3-6个月内自然下降,实际概率与睾丸初始位置、出生孕周、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
睾丸位置越高自然下降概率越低,腹股沟区隐睾下降概率高于腹腔内隐睾。家长需定期观察阴囊发育情况。
早产儿隐睾发生率较高但下降概率较大,足月儿未降睾丸可能在出生后继续迁移。建议家长在矫正月龄6个月前持续监测。
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影响睾丸下降,部分婴儿需激素治疗。家长应注意患儿外生殖器发育速度。
合并腹股沟疝或尿道下裂等畸形时自然下降概率降低。这类患儿可能需要小儿外科评估干预时机。
建议家长每3个月带婴儿至小儿外科复查,未下降的隐睾应在1岁前完成治疗评估,日常护理避免过度挤压腹股沟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