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癫痫的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头晕、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皮疹等副作用。常用抗癫痫药物包括丙戊酸钠缓释片、卡马西平片、左乙拉西坦片、拉莫三嗪片、苯妥英钠片等,不同药物的副作用存在差异,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并定期监测。
丙戊酸钠缓释片和苯巴比妥片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为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轻微受损,儿童长期使用需警惕对学习能力的影响。用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卡马西平片和奥卡西平片常见引发体位性低血压或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站立时眩晕或平衡失调。老年患者更易出现跌倒风险,建议起床时动作缓慢。部分患者伴随头痛或视物模糊,通常2-4周后逐渐耐受,未缓解需考虑更换药物。
苯妥英钠片和托吡酯片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或腹痛。建议餐后服用减轻刺激,长期使用需监测电解质水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儿童用药期间家长需定期记录生长发育指标。
丙戊酸钠缓释片和卡马西平片存在肝毒性风险,可导致转氨酶升高甚至药物性肝炎。用药前需检查肝功能基线,初期每月复查,稳定后每3-6个月监测。出现皮肤黄染、乏力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必要时改用左乙拉西坦片等肝损风险较低的药物。
拉莫三嗪片和卡马西平片可能引发皮疹、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超敏反应。用药初期需从低剂量逐步递增,出现皮肤瘙痒或黏膜溃烂应立即停药。有过敏史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必要时进行HLA-B*1502基因检测评估风险。
癫痫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避免酒精、咖啡因等可能诱发发作的因素。定期复诊评估疗效与副作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建议记录发作频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复诊时提供详细数据供医生参考。妊娠期女性需特别关注抗癫痫药物致畸风险,孕前应咨询专科医生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