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较高,患者群体覆盖各年龄段,农村地区发病率略高于城市。
我国癫痫患病率约为千分之四至千分之七,患者总数接近千万。农村地区因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围产期保健欠缺等因素,发病率较城市高约百分之二十。儿童和老年人是两大高发人群,儿童多与产伤、先天发育异常相关,老年人则常继发于脑血管病或脑退行性病变。
约百分之六十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发作,但基层医院对癫痫的识别率不足百分之五十。部分患者因误诊为精神疾病或依赖偏方延误治疗。目前三甲医院已普遍开展视频脑电图、基因检测等精准诊断技术,但基层仍以常规脑电图和症状学诊断为主。
药物治疗仍是主流,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为一线用药。难治性癫痫可考虑迷走神经刺激术或致痫灶切除术。中医辨证使用熄风化痰类方剂如定痫丸也有辅助疗效。但部分患者因药物副作用或手术费用问题中断治疗。
公众对癫痫存在就业歧视、婚育排斥等误解,约百分之三十患者隐瞒病情。学校和工作场所急救知识普及不足,发作时易出现按压肢体、塞物等错误处理。近年来通过癫痫日科普宣传,社会接纳度逐步改善。
癫痫已被纳入部分省市门诊特殊病种,报销比例达百分之七十。中国抗癫痫协会推动的癫痫中心分级建设,正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但偏远地区仍面临药物可及性差、专业医师短缺等挑战。
癫痫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等诱因。家属应学习发作时的正确处理方法,如侧卧防窒息、记录发作时长等。建议每三个月复查脑电图和血药浓度,根据医嘱调整治疗方案。社区可建立患者互助小组,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