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服药时需注意用药时间、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及饮食禁忌等事项。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需长期药物治疗以控制症状。
帕金森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时服用,尤其是左旋多巴类药物如多巴丝肼片,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可减少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干扰。漏服药物可能导致症状波动,出现剂末现象或开关现象。建议设置闹钟提醒,避免因记忆力减退影响服药依从性。
药物剂量需根据症状变化由医生动态调整,不可自行增减。如盐酸普拉克索片需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恶性撤药综合征。若出现异动症等过量表现,应及时复诊评估是否需要减量。
常见药物如盐酸苯海索片可能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抗胆碱能副作用;金刚烷胺片可能导致下肢水肿或网状青斑。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及精神状态,尤其关注多巴胺能药物诱发的幻觉、冲动控制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
司来吉兰片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合用可能引发5-羟色胺综合征;恩他卡朋片与铁剂同服会降低药效。就诊时应向医生完整说明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保健品和中成药,避免潜在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毒性。
高蛋白饮食会干扰左旋多巴的吸收,建议将每日蛋白质分散摄入。维生素B6可能加速左旋多巴在外周代谢,需限制复合维生素补充剂的使用。酒精可能加重体位性低血压,服药期间应避免饮用。
帕金森患者需建立规范的用药记录本,记录服药时间、剂量及症状变化,定期携带记录复诊。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或步态训练有助于改善运动功能,但需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压。饮食上可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分次少量饮水减少尿频困扰。出现剂末现象恶化、异动症加重或精神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