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身体可以作为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干预。抑郁症的治疗需结合心理治疗、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措施。
规律锻炼能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血清素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心肺功能,增强机体抗压能力;抗阻训练则有助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减轻应激反应。持续8-12周的运动干预对轻中度抑郁症状缓解效果较为明显。
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单纯运动治疗效果有限。伴随自杀倾向、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等情况时,必须优先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部分患者因病情导致精力减退、运动意愿低下,强行锻炼可能加重挫败感。某些抗抑郁药物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运动时需防范跌倒风险。
建议抑郁症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初期可从每天10分钟低强度活动开始,逐步建立运动习惯。配合认知行为疗法和社交支持,保持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