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是否需要服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轻度抑郁可能通过心理干预改善,中重度抑郁通常需要药物配合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轻度抑郁患者若社会功能未明显受损,可优先尝试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等,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社交支持等。部分患者通过非药物干预6-8周后症状可缓解。但需定期评估,若症状持续或加重,仍要考虑药物干预。
中重度抑郁患者存在明显功能损害或自杀倾向时,抗抑郁药是基础治疗手段。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等能有效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改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药物起效需2-4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头晕等副作用,但多数会逐渐耐受。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症状反复,疗程通常需要6-12个月。
抑郁症患者无论是否用药,都应保持定期复诊。建议记录情绪变化日记,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配合有氧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若出现自伤念头或症状急剧恶化,须立即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社会支持系统对康复至关重要,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而非简单催促患者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