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腹痛可能是大肠癌,也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肠炎、肠息肉等疾病引起。腹痛作为非特异性症状,需结合伴随体征和检查综合判断。
长期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阵发性脐周隐痛,排便后多缓解。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摄入,腹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症状。
既往腹部手术史或粪石嵌顿可能引发机械性肠梗阻,典型症状为腹胀伴绞痛,呕吐后腹痛减轻。腹部CT可明确诊断,轻症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处理,重症需手术解除梗阻。
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左下腹持续性钝痛,排便时加重,常伴随黏液脓血便。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糜烂,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腺瘤性息肉增大可能引起间歇性右下腹坠胀感,排便习惯改变较明显。电子肠镜能直观观察息肉形态,较小息肉可在镜下切除,较大息肉需行肠段切除术。
肿瘤浸润肠壁或造成肠腔狭窄时,会出现定位不明确的隐痛,后期转为持续性剧痛,多伴随贫血、体重下降。增强CT联合肠镜活检可确诊,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手术或放化疗。
建议老人出现持续腹痛超过两周时及时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每天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久坐不动。警惕大便变细、便血等报警症状,确诊大肠癌后应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