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发现通常由无症状早期、肿瘤生长隐匿、肝功能代偿性强、筛查意识不足等原因引起。
早期肝癌多无典型症状,肝脏痛觉神经分布少,肿瘤较小难以引发不适感。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腹部超声联合甲胎蛋白筛查。
肝癌呈浸润性生长且进展较快,患者可能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增强CT或核磁共振可提高检出率。
肝脏具有强大再生能力,30%健康肝组织即可维持正常功能,导致异常指标出现较晚。肝硬化患者需每6个月监测影像学变化。
乙肝携带者、长期饮酒人群对定期体检重视不够。临床接诊时约60%患者已属晚期,接种乙肝疫苗和戒酒可降低风险。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查肝功能,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腹胀症状时需及时排查,治疗选择包括手术切除、靶向药物和介入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