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主要与气道阻力增加、肺弹性回缩力减弱、小气道塌陷及呼吸肌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支气管痉挛或炎症导致气道狭窄,呼气时气流受限,常见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缓解症状。
肺组织破坏或纤维化使呼气时肺泡回缩力下降,多见于肺气肿、间质性肺病,可通过肺康复训练和氧疗改善肺功能。
呼气时胸腔内压升高压迫小气道,导致气体滞留,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控制炎症。
膈肌或肋间肌无力导致呼气动力不足,见于神经肌肉疾病,需通过无创通气辅助呼吸,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多沙普仑。
建议出现持续呼气性呼吸困难时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