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主要危害包括不可逆的肺组织纤维化、呼吸功能进行性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和心肺并发症。尘肺的危害主要有肺功能损害、慢性缺氧、合并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增加肺癌风险等。
长期粉尘沉积会破坏肺泡结构,导致弥散功能下降。患者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典型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伴弥散量降低。临床常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延缓肺纤维化进程,但已形成的纤维化病灶不可逆转。
广泛肺间质纤维化会减少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导致持续性低氧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口唇紫绀、杵状指等体征,长期缺氧还会继发红细胞增多症。对于中重度患者,医生可能建议长期家庭氧疗,使用制氧机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必要时联合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控制症状。
尘肺患者结核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与肺部局部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有关。活动性结核可加速肺功能恶化,表现为咳嗽加重、咯血、消瘦等。确诊后需严格遵循抗结核治疗方案,常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通常需要6-9个月。
长期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最终发展为肺心病。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右心衰竭表现。治疗需控制肺部感染,使用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严重者可能需要使用安立生坦片等靶向药物降低肺动脉压力。
某些粉尘如石棉、石英具有明确致癌性,尘肺患者肺癌发生率较常人升高。临床需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筛查,对于可疑结节可考虑支气管镜活检。确诊肺癌后应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常用吉非替尼片、奥希替尼片等EGFR-TKI类药物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患者。
尘肺患者应严格避免继续接触粉尘环境,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建议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饮食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摄入,可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出现急性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用人单位须落实职业防护措施,为接触粉尘作业者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