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指征主要有严重呼吸衰竭、气道保护能力丧失、全身麻醉手术需要、心跳呼吸骤停、上呼吸道梗阻等。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重要措施,适用于多种危及生命的临床情况。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时需气管插管。常见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患者表现为呼吸频率异常、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意识障碍等。需通过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可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祛痰、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等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咳嗽反射消失或吞咽功能障碍时需要气管插管。多见于脑出血、重症脑炎、颅脑外伤等。患者可能出现误吸、痰液滞留等症状。插管后可预防肺部感染,必要时联合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注射用丙戊酸钠控制癫痫发作。
全身麻醉手术中为控制气道需常规气管插管。适用于胸腹部大手术、头颈部手术等。插管可确保机械通气并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术前可使用苯巴比妥钠注射液镇静,术中配合吸入用七氟烷维持麻醉。
心肺复苏过程中需立即气管插管建立高级气道。插管后便于进行正压通气和给药,提高复苏成功率。抢救时可配合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注射用胺碘酮等药物,同时持续胸外按压。
急性喉炎、喉头水肿、异物窒息等导致上呼吸道完全梗阻时需紧急气管插管。患者表现为三凹征、发绀、意识丧失等。插管可绕过梗阻部位维持通气,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同时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水肿。
气管插管属于有创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评估后实施。术后需加强气道湿化,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患者清醒后应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逐步过渡到自主呼吸。长期带管者需做好口腔护理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