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浊涕通常是风热感冒的表现,可能与风寒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风热感冒多由外感风热邪气引起,常伴随咽喉肿痛、咳嗽黄痰、发热等症状。
风热感冒患者多因外感风热邪气导致肺失宣降,鼻腔分泌物黏稠发黄。可遵医嘱使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疏风清热。日常需多饮温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风寒感冒初期可能流清涕,若未及时治疗或合并细菌感染,可转化为浊涕。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药物发散风寒。注意保暖避风,用生姜红糖水辅助发汗解表。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腔黏膜炎症反应可能导致黏稠鼻涕。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抗过敏。家长需帮助儿童远离过敏原,定期清洗床上用品。
细菌感染鼻窦腔时,脓性分泌物倒流会形成黄绿色浊涕。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痰。急性期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导致脓涕,多伴咽痛、扁桃体肿大。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阿奇霉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菌药物。发热时可物理降温,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增强免疫力。
出现持续流浊涕超过1周、伴随高热或头痛时,建议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或呼吸内科。日常避免用力擤鼻以防中耳炎,保持鼻腔湿润可选用海盐水喷雾。饮食宜清淡,适量食用白萝卜、梨子等清热生津食材,过敏体质者需记录发作诱因。儿童患者家长应观察是否出现耳部不适或咳嗽加重,防止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