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治疗通常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内服药物或外用药物,轻度痤疮以外用药物为主,中重度痤疮可能需要联合内服药物。
外用药物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痤疮,主要通过局部作用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细菌繁殖或促进角质剥脱。常见药物包括维A酸乳膏,能够调节毛囊角化并减少粉刺形成;过氧苯甲酰凝胶,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适用于炎性痤疮;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使用外用药物时需注意皮肤刺激反应,建议从低浓度开始,避免与刺激性护肤品同时使用。
内服药物适用于中重度痤疮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者。多西环素片作为抗生素可抑制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异维A酸软胶囊能显著减少皮脂分泌,但需警惕致畸等副作用;螺内酯片适用于女性激素相关痤疮,通过抗雄激素作用改善症状。内服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治疗期间避免日晒和怀孕。
多数中重度痤疮患者需要内外联合治疗,如外用维A酸类配合口服抗生素,可同时针对痤疮的多个环节。联合用药能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异维A酸与四环素类抗生素联用可能增加颅内压升高风险。医生会根据痤疮类型、患者年龄及耐受性制定个体化方案。
孕妇痤疮患者应避免使用维A酸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可选用红霉素等安全性较高的外用药。青少年使用异维A酸需评估骨骼发育情况,青春期前儿童痤疮可能需要调整剂量。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患者,在抗痤疮治疗同时需关注内分泌调节。
除药物治疗外,痤疮患者需配合日常护理,包括使用pH值平衡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选择不含致痘成分的保湿护肤品;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光动力疗法、果酸焕肤等物理治疗可作为药物辅助手段,顽固性痤疮可考虑局部注射治疗。
痤疮治疗需持续数周至数月才能显效,患者应保持规律用药并定期复诊调整方案。治疗期间出现皮肤干燥、红斑等反应时可配合医用敷料舒缓,避免自行挤痘导致瘢痕形成。保持作息规律、缓解压力也有助于控制痤疮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