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可能会引起便血,通常表现为排便时肛门出血,血液颜色鲜红且不与粪便混合。
痔疮是肛门或直肠下端静脉曲张形成的血管团,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黏膜,由于黏膜较薄且血管丰富,排便时容易受到摩擦或挤压导致破裂出血。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表面覆盖皮肤,通常以疼痛和肿胀为主要症状,较少引起出血。混合痔则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特点,可能同时出现出血和疼痛。便血通常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排便后,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滴落于便池中,出血量一般较少,但长期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
少数情况下,痔疮出血可能与其他疾病症状相似,如肛裂、直肠息肉、结直肠肿瘤等。肛裂出血常伴有排便时剧烈疼痛,血液量较少且鲜红。直肠息肉或肿瘤引起的出血可能表现为暗红色血液与粪便混合,或出现黏液血便。若便血伴随体重下降、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需警惕其他疾病可能。
痔疮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摄入足够膳食纤维和水分以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痔疮的刺激。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粗糙厕纸擦拭。若便血持续或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