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性眩晕一般不会导致突然猝倒,但严重时可能因椎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短暂意识丧失。颈椎性眩晕多由颈椎退变、椎动脉受压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头颈部活动时出现的眩晕、恶心等症状。
颈椎性眩晕患者通常表现为头颈部旋转或后仰时突发眩晕,伴随视物旋转、平衡障碍,但意识清醒。这种情况与内耳性眩晕类似,但不会直接导致猝倒。眩晕发作时可能因站立不稳而跌倒,但属于意外事件而非真正的猝倒。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急剧转头时可能诱发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出现黑蒙、四肢无力等症状,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伴随数秒的意识丧失,但多数能自行恢复。
当颈椎病变合并严重椎动脉狭窄或痉挛时,可能引发脑干短暂性缺血发作,此时存在突发猝倒风险。这种情况多见于颈椎严重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或患者本身存在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变。猝倒前往往有眩晕加重、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与癫痫或心源性晕厥的突发性不同。
出现反复眩晕伴猝倒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心脑血管疾病。建议避免突然转头、长时间低头等动作,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可进行颈椎牵引、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遵医嘱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若确诊为严重椎动脉受压,可能需要考虑颈椎椎间孔扩大术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