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栓塞术适用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等肝脏肿瘤患者,以及部分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患者。主要有肿瘤体积较大但未发生远处转移、肝功能储备良好、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无严重门静脉高压、无严重心肾功能不全等情况。
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是化疗栓塞术的主要适应证。这类患者肿瘤多局限于肝脏,尚未发生远处器官转移。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可同时实现局部化疗和阻断肿瘤血供。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化疗栓塞术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
患者需具备Child-Pugh A级或B级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低于50μmol/L,白蛋白不低于30g/L。肝功能储备不足可能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术前需评估肝脏合成功能、解毒功能和储备功能,确保剩余肝组织能代偿栓塞后的肝功能变化。
要求血小板计数≥50×10^9/L,国际标准化比值≤1.5。凝血功能障碍会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对于轻度异常患者,可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进行纠正。严重凝血病患者应考虑其他治疗方式。
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是绝对禁忌证,但分支癌栓仍可谨慎实施。需通过增强CT或MRI评估门静脉通畅程度。合并门脉高压者易发生术后肝功能失代偿,可能出现腹水加重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要求肌酐清除率≥30ml/min,左心室射血分数≥50%。化疗药物经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易导致药物蓄积中毒。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评估对造影剂和栓塞应激的耐受性。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建议选择其他治疗。
接受化疗栓塞术前需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通过影像学明确肿瘤范围及血管解剖。术后需监测肝功能变化,预防感染,补充白蛋白等支持治疗。建议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症状时可对症处理,若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