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典型表现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及皮疹,严重时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病毒通过感染雌性伊蚊叮咬传播,常见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病毒无法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发病3-4天后可能出现充血性皮疹或出血点。
病程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极期可能出现血浆渗漏、出血或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通过病毒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查确诊,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预防重点在于防蚊灭蚊,出现持续高热伴出血倾向时应立即就医,流行季节建议穿着长袖衣物并使用驱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