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因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眼部疾病,常见于孕周小于32周或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早产儿,严重时可致盲。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氧疗使用不当、感染、多胎妊娠及遗传因素。
高浓度氧疗会抑制视网膜血管正常生长,导致异常增生。需严格控制氧浓度,定期眼科筛查,必要时采用激光光凝术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等感染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干扰视网膜血管化进程。需积极控制感染,联合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噻肟、万古霉素,并监测眼底变化。
多胎儿常伴随宫内生长受限,视网膜血管发育更不成熟。建议出生后4-6周开始眼底检查,每2周复查直至血管发育完成。
部分患儿存在FZD4等基因突变,导致血管发育信号通路异常。对高危患儿应增加筛查频率,晚期病变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早产儿出生后需定期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母乳喂养有助于视网膜发育,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发现异常及时转诊眼科专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