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腹泻的疾病包括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等,按病情轻重从常见功能性紊乱到器质性病变排列。
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的胃肠黏膜炎症,常见症状为水样便伴腹痛。治疗需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药物可选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功能性肠道紊乱引发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调节饮食减少产气食物,药物可用匹维溴铵、曲美布汀、复方谷氨酰胺。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导致慢性肠道损伤,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需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常用美沙拉嗪、硫唑嘌呤、英夫利昔单抗。
结肠癌等占位性病变可能引发腹泻便秘交替。伴随体重下降及便潜血阳性,需肠镜确诊后手术切除或放化疗。
长期腹泻患者应记录排便特征,避免高脂高乳糖饮食,出现血便或持续消瘦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