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发烧可通过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药物干预、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积食发热通常由饮食过量、消化功能弱、肠道菌群紊乱、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暂停固体食物,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少量多次喂养。家长需避免强迫进食,减少每餐食量至平时三分之一。
体温低于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方式。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避免包裹过厚衣物。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积食可能与胃肠动力不足、食物滞留发酵有关,常伴腹胀、口臭。
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呕吐脱水时需就诊。继发感染可能与肠道屏障受损有关,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
日常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便,选择山药、山楂等助消化食材。若发热反复或伴随惊厥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