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源性头晕主要表现为眩晕、眼前发黑或站立不稳,通常由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或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引起。
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突发性头晕,常伴随心悸或胸闷,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胺碘酮或普罗帕酮等药物控制心律。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时脑灌注减少,表现为活动后头晕加重伴呼吸困难,可能与冠心病或高血压有关,需限制钠盐摄入并使用呋塞米、地高辛或沙库巴曲缬沙坦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输出量骤减时出现头晕,多与心绞痛发作相关,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压迫感,可通过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药物缓解缺血。
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反流等疾病会影响血流动力学,头晕常在体位变化时诱发,可能需进行瓣膜修复术或置换术,术前可使用华法林或利伐沙班预防血栓。
日常应避免突然起身或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若头晕反复发作或伴随胸痛意识丧失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