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可能引起死亡,但多数情况下属于可控状态。致死风险主要与恶性心律失常类型、基础心脏病严重程度、发作时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救治及时性有关。
心室颤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类型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需立即电除颤抢救,此类情况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患者。
合并严重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时,心律失常易恶化血流动力学,增加猝死风险,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发作时若伴随血压骤降、意识丧失等表现,提示心输出量严重不足,可能进展为心源性休克,需紧急医疗干预。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与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密切相关,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约10%。
建议存在心悸、晕厥等症状者及时进行动态心电图筛查,高风险患者可考虑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日常避免过度劳累及刺激性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