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是婴儿期常见现象,可能由生理性胃部发育不全、喂养姿势不当、进食过量、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
婴儿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松弛易导致奶液反流。家长需采用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可配合使用益生菌调节胃肠功能。
平躺喂奶或奶瓶角度不佳会吸入过多空气。建议家长保持45度斜坡姿势喂养,奶瓶奶嘴需充满奶液,喂奶后避免立即更换尿布或摇晃宝宝。
过度喂养会超过胃容量负荷。家长需按需喂养,观察婴儿停止吸吮信号,每次喂奶间隔2-3小时,可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改善消化。
可能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有关,表现为频繁吐奶伴哭闹。需就医排查,医生可能开具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滞剂,严重者需体位治疗。
日常注意记录吐奶频率和性状,避免紧裹腹部,6个月后添加辅食可逐渐改善。若吐奶伴随体重不增、喷射状呕吐或血丝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