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母乳拉稀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现象,可能与母乳成分、喂养方式、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母乳中低聚糖含量较高,可促进肠道蠕动导致大便稀软,属于生理性腹泻,通常无须干预,随月龄增长会逐渐改善。
家长需注意避免过度喂养,前奶中乳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建议单侧乳房哺乳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减少摄入过多前奶。
可能与暂时性乳糖酶不足有关,表现为泡沫便、酸臭味,家长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补充剂或改用低乳糖配方奶过渡,常用药物包括乳糖酶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
母乳被病原体污染或宝宝接触污染物导致,常伴随发热、哭闹,家长需及时送医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口服补液盐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建议家长记录宝宝排便频率与性状,哺乳前清洁乳头,若出现血便、持续呕吐或体重不增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