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等功效,适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症状,但需注意其毒性禁忌。苦杏仁的主要作用包括镇咳祛痰、调节肠道功能、辅助降压等,禁忌人群包括孕妇、婴幼儿、脾胃虚寒者及过敏体质者。
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在体内水解后生成氢氰酸,可抑制呼吸中枢,缓解咳嗽反射。适用于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咳嗽痰多,常与桑白皮、紫苏子等配伍使用。临床常用药物如苦杏仁止咳糖浆、杏苏止咳颗粒等,但须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避免氢氰酸中毒。
苦杏仁富含油脂成分,能润滑肠道、促进蠕动,改善因肠燥或年老体弱导致的便秘。可与火麻仁、柏子仁等同用增强效果,如麻仁润肠丸。但腹泻患者禁用,以免加重症状。
苦杏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轻微扩张血管,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辅助作用。常与决明子、山楂等配伍制成代茶饮,但不能替代降压药物。
苦杏仁提取物对炎症因子有抑制作用,可缓解关节肿痛或肌肉酸痛。外用时需制成稀释油剂,如苦杏仁油软膏,避免直接接触破损皮肤。内服需配伍防风、羌活等药材。
苦杏仁蛋白和多糖成分能刺激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适用于免疫力低下导致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常与黄芪、白术等补气药同用,如玉屏风颗粒。
使用苦杏仁需严格遵循以下注意事项:生苦杏仁毒性较强,必须经过煎煮或炮制后使用,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服用期间避免与酸性食物同食,以免增加氢氰酸释放风险;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不可长期连续服用,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日常储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