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不大便可能由喂养不足、胎便延迟排出、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肛门刺激、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改善。
母乳或配方奶摄入量不足导致肠道内容物过少,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尿量减少。建议家长增加喂养频次,确保每日8-12次哺乳,必要时记录出入量。
正常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排出胎便,延迟可能与肠道蠕动弱有关。家长需观察腹胀情况,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或甘油栓辅助排便。
先天性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顽固性便秘,常伴呕吐、腹胀。需通过钡灌肠确诊,轻症可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重症需行拖出型根治术。
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肠蠕动减弱,多伴黄疸消退延迟、肌张力低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家长应每日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若48小时无排便或出现呕吐、血便需立即就医,喂养时注意奶温适宜并保持腹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