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临床治愈,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轻度蛋白尿或肾功能异常。治疗效果主要与病理分型、治疗时机、基础疾病控制、并发症管理等因素有关。
轻度系膜增生型预后良好,90%以上可完全缓解;新月体形成型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病。
发病3个月内启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者,肾功能恢复概率显著提升。延迟治疗可能导致肾小球不可逆损伤。
有效控制过敏性紫癜复发是关键,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反复紫癜发作会加重肾脏损害,影响最终预后。
合并高血压或大量蛋白尿患者需配合降压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有助于保护肾功能。
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盐饮食,出现血尿加重或水肿应及时肾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