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性腹泻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稀水样便、排便前哭闹、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常见于婴幼儿喂养不足或吸收不良。
每日排便超过6次,粪便量少且呈绿色黏液状。建议家长增加喂养频次,选择高热量配方奶或母乳强化剂,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
粪便含水量高,可能伴有未消化奶瓣。家长需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次喂食,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胃蛋白酶合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改善消化吸收。
因肠蠕动加快引发腹痛,婴儿表现为蹬腿、面部涨红。需排查乳糖不耐受等继发因素,可尝试低乳糖配方奶,配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
长期热量摄入不足导致生长曲线下滑。可能与先天性代谢疾病、牛奶蛋白过敏有关,表现为皮肤湿疹或血便。需完善过敏原检测,使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必要时服用氯雷他定糖浆、胰酶肠溶胶囊等。
家长应定期监测宝宝生长发育指标,记录每日喂养量与排便情况,避免擅自使用止泻药物,持续体重不增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儿童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