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可能反复出现,但多数情况属于生理性过程,无需特殊治疗。反复原因主要有母乳喂养方式、婴儿肝功能发育、胆红素代谢特点、遗传因素。
频繁哺乳不足可能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建议家长保持每天8-12次哺乳频率,确保婴儿摄入充足母乳促进排便。
婴儿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较弱,随着月龄增长会逐渐改善,家长需定期监测黄疸指数,若持续超过3周需就医评估。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能升高未结合胆红素水平,通常表现为皮肤黄染但精神食欲正常,可遵医嘱使用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
部分婴儿存在UGT1A1基因多态性导致胆红素代谢延迟,可能伴随尿色加深,需排除G6PD缺乏症等病理性黄疸。
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婴儿可适当晒太阳帮助退黄,若黄疸进行性加重或伴随嗜睡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