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牛奶蛋白过敏可通过回避过敏原、替代喂养、药物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处理。牛奶蛋白过敏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遗传因素、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过早引入牛奶蛋白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立即停止普通配方奶粉喂养,改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奶粉,避免接触含牛奶蛋白的辅食,同时注意阅读食品标签防止隐性过敏原摄入。
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特殊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可将大分子蛋白分解为小分子肽,氨基酸配方完全不含过敏原蛋白,母乳喂养母亲需严格忌口乳制品。
急性过敏反应可遵医嘱使用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过敏需备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皮肤症状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家长需定期评估过敏状态,部分患儿可在过敏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口服免疫耐受治疗,逐步建立对牛奶蛋白的免疫耐受能力。
家长应记录宝宝饮食反应,定期复查过敏指标,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避免二手烟等环境刺激,多数患儿3-5岁后可逐渐耐受牛奶蛋白。